English

树立科学的新闻观

1999-07-02 来源:光明日报 焦莉达 我有话说

新闻的第一要素是事实。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个原则在一些新闻作品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致使一部分见于报纸、广播、电视里的新闻平庸、肤浅,缺乏说服力,影响新闻报道的作用与信誉。这种状况,除认识上的原因外,不用事实说话或不善于用事实说话,也是一个症结。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充分的事实是写作新闻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写新闻就是写事实。新闻记者的功力就在于把新闻的鲜明思想性寓于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表述中,用看得见、信得过的事实,表述看不见的思想。

勿庸讳言,任何一种新闻媒体在传播信息中,都包含着一定的宣传动机。只是这种宣传在以新闻这种特殊形式出现的时候,常常不是平直的概念说教,而是深藏于对于事实的陈述之中,使受众在接受新闻宣传时,也接受了正确的思想。所谓“善易者,不言易”。最近,许多新闻媒体都在宣传改革开放20年来的辉煌成就,而且绝大多数采取就实论虚的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宣传事实,宣传变化,宣传数据,把物化了的路线政策生动而又具体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是科学的新闻观的具体体现,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仍不可轻视那些不重事实、不顾客观的大而空的宣传。

用概念代替事实,以概念为前提。这类新闻人为痕迹明显,充满空洞抽象概念,缺乏事例间内在的联系,作品的主体只靠思想知识、工作措施和推导预测的虚词进行填充过渡,以抽象的概念代替客观事实。有的新闻写作采取以先有概念再去找例子的公式,就像人们常说的带着靴子去找脚的做法。这不是对客观事实的具体叙述,表现出脱离实际的主观臆造。我们经常听到和看到这样一些新闻语言:某单位开展了某项活动,作了某些工作,然后便提高了职工的觉悟,振奋了精神,调动了积极性,推动了生产,作出了贡献等等。这实际是对某种概念的诠释,而不是对事实的叙述,其结果往往造成新闻本质的失实。新闻工作者应着力改变以概念代替事实、背离实事求是原则的宣传状况。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并不是随便举几个事实而已。事实需要精心选择。在社会生活中,那些包含新鲜信息的事实才具有新闻价值,有价值的事实才能构成新闻。当然,任何一则新闻报道都不可避免地融进记者的政治倾向、是非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但以事实为新闻的第一要素,以真实性为新闻生命的原则是不能动摇的。目前,凭空捏造事实,制造虚假新闻的现象虽然得到制止,但不顾事物的全貌和本质,以个别代替一般、以局部代替全局的带有一定“水分”的新闻还时有发生。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既包含用什么样的事实说话,又包含怎样用事实说话。应该承认,在一段时间里,对于新闻怎样用事实说话的研究是不够的。非事件性新闻空泛的认识、议论过多;事件性新闻往往又限于一般过程的陈述。事实表明,受众对于新闻的选择与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所传递的信息的有用程度。事实并不都能成为新闻,而有信息价值的事实一定是新闻。信息本身是一种特殊资源。尤其经验新闻,具有物质产品某种属性的特殊信息———可视、可用、可操作。它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对受众服务的直接性与实用性。因此,在我们研究新闻写作的规律中,要充分了解受众心理对于信息的需要。马克思说过,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可见,需要性是受众接受新闻的心理基础或第一动因。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说到底是个思想作风建设问题。思想上求实,作风上扎实,这也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新闻也要讲效益,要在社会这个大市场上经受检验。这就要深化新闻改革,研究新闻工作的时代性,人民性,研究新闻工作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清除新闻工作中的急功近利和一切不良作风。树立正确的新闻观,使新闻在新形势下真正赢得“市场”,赢得群众,贴近生活,反映时代,更好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仍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